鞍山钢铁之摇篮鞍钢
1.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鞍钢给全国各大钢厂培训各类人才12万人,输出骨干力量6万人。
2.1955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拉开建设帷幕。鞍钢充分发扬“全国一盘棋”精神,精心选调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业务骨干1,480人、技术熟练工人3,066人,奔赴中南重镇武汉。
3.李凤恩,1957年8月从鞍钢到武汉支援武钢建设。曾先后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52年被评为鞍山市(省级)劳动模范,1956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4.1957年春,我国历史上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工业企业——包钢,破土动工。鞍钢负责对口支援,选派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业务骨干 1,605 人、技术熟练工人2,892人。
5.1958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冶金工业部《关于建设西北酒泉钢铁厂的报告》,各路建设大军赶赴茫茫戈壁荒滩,总共集结56,000人,其中来自鞍钢的基建和生产人员达32,000多人。
6.1966年2月,鞍钢包建水钢。一支由9000余人组成的鞍钢建设大军,急速开赴建设工地。
7.鞍钢包建水钢时。病榻上的鞍钢副经理陶惕成受命担任水钢建设总指挥,于次月赶赴乌蒙山区。图为1966年10月,陶惕成为会战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佩戴大红花。
8.攀枝花钢铁建设作为大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掀起高潮。周恩来总理亲点鞍钢支援,鞍钢迅即抽调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业务骨干1,253人、技术熟练工人5,4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