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新科首富诞生了。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3月10日的报道,200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揭晓,上榜的中国内地人中,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排名最高,现年43岁的他以22亿美元排名第350位。 2005年,无锡尚德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纽交所的上市公司,持股占总股本的46.89%的施正荣在几个交易日之后,其数字财富俨然超过以往富豪榜的任何一位。 正是这样一位2006年新科首富,从一名科学家转过身来不过4年时间。 2000年,施正荣初到无锡时,除了一台笔记本、几页商业计划书外,只有一个科学家的名头;2001年5月,施正荣带着40万美元的全部身家,再次来到无锡,40万美元现金和作价160万美元的技术,施正荣和无锡市政府联手,开始了创业之路。 创业初始的两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尚德公司,人心涣散,队伍不稳,而业务稍有起色,却遭遇利益分配的梗阻,五个人的创业团队走了四个,只剩下施正荣孤家寡人。 在经历了创业团队的分崩离析之后,施正荣除了坚忍、执着--这些所有创业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外,技术上的专长是不可替代的优势基因,但这些都不能代替作为一名团队领袖必须具备的天分。明显缺少领袖情商的施正荣,到底什么基因是其成事的关键? 如今,他是政府全力打造的“无锡创新先锋”,施正荣的成功同时也是无锡市政府的成功,而施正荣,是如何把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资源“借来为我所用”? 尚德成立到现在不过5年时间,仅仅是一个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开端和起步,技术上、引进资金上高智商,管理上低情商的施正荣,光环的背后,能否凭借专业技术的优势,成为比尔·盖茨第二,在未来成功扮演一个精神、技术层面的企业领袖?第一部分:创业有了方向还缺什么 扬中人吃河豚天下闻名,可以说,以科学家的身份创业是一种天然的冒险行动,或许这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和扬中人施正荣的性格相关,但更多的是一种由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判断力所带来的信心。 施正荣说,“我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过康熙皇帝的话:一个人决定做一件事不容易,决定不做一件事同样不容易。我要是没有充分的自信,就不能赶上中国太阳能发电事业的春天。因此,我觉得自信是创业者的第一要素。” 创业最难的是如何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毕竟没有一个现成的榜样可以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位学术研究型的科学家来说。在太阳能的研究领域内有了相当的身份地位和成就的施正荣,在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资历,使他足可以成为一名拿高薪的职业经理人,而在这个时候,施正荣凭什么作出决策和判断(好斗、好强心?屡败屡战,实践出真知?天生的商业敏感……),毅然选择了回国创业? 技术立身,关键在于技术 没有任何人的职业路程是先天设计好的,施正荣亦然。施正荣创业的尚德公司以太阳能电池起家,成功的关键在于项目的成功,包括项目的进入市场时间、项目的先进性--这等于是在同业间设立了不可逾越的技术壁垒。而分析机会,选择强势技术立身,决定着施正荣职业生涯的方向。1988年,他获得了往澳大利亚公派留学的机会。虽然学物理的施正荣最初只是把留学当作见世面,但在澳大利亚的学习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太阳能电池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于是产生了兴趣。 既然做了研究方向的选择,就要师从最优秀的科学家。他打听到当时新南威尔士大学最著名的太阳能光伏科学家是马丁·格林。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施正荣敲开了马丁·格林的大门。马丁·格林听说来意之后,告诉施正荣这里不招人。在国外的很多实验室,导师带领研究生做的很多项目都能转化为企业的产品,做项目研究的学生们基本都能从导师那里拿到工资,所以高新项目的优秀导师往往会有很多学生竞相投入门下--这也是学生实现名利双收的最快路径。“我跟他解释,自己就是来学习的,没有工资也不要紧。”能拿到工资当然好,但为了避免被拒绝,施正荣宁愿牺牲工资来换取师从名师的机会。不缺学生的马丁·格林接受了这个来自中国的新学生。 进入实验室之后,施正荣暗下决心要超过其他人。因为只有比别人更优秀才能获得导师和同门的尊重,也才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几年下来,施正荣已经能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达到19%左右,当时同门的转换率一般达不到这个高度。 接下来施正荣又碰到了机会:实验室二楼正在研究太阳能薄膜电池,这种技术一旦应用,会带来强大的生产力。施正荣再次向导师马丁·格林提出加入课题组的申请,导师欣然同意。 努力就有回报。1992年施正荣获得太阳能科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1995年筹建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任执行技术董事,并拥有了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 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施正荣显然达到了一个很多人达不到的高度,对于创业来说,技术上的准备已然充分。 只懂技术的老大赤膊上阵 施正荣从事的创业项目是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太阳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化为电能。而施正荣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掌握的几个技术专利。 照施正荣今天的说法,凭借他在太阳能领域的研究课题,加入澳籍的他可以在国外过上衣食无虞的优越生活。施正荣却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看到了理想之光。德国等欧美国家,太阳能利用方面已发展到居民购买太阳能屋顶发电系统,安装在住宅顶层,白天把生产的电能卖给并联电网,晚上再把电买回来;居民已从电能的单纯消费者,变成生产者+消费者。而中国利用太阳能发电几乎是空白。人多资源少的国情,决定了太阳能发电在中国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敏感的施正荣看到了这个机会,然后就开始了行动。 如果安于现状,自然不会有施正荣的今天:善于发现商机并转化成行动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变卖家产、带上妻子回国创办尚德,创业时除了技术专利之外几乎一无所有。这是作为一名技术型创业者的坚持和执着--也只能坚持和执着。 2000年施正荣撰写了一份计划书,在国内几经周折,找到了对此感兴趣的无锡市政府。2001年,施正荣正式回到国内创业,怀揣他在澳大利亚自主研发的多晶硅薄膜专利技术和40万美元--他的所有家当。有技术的施正荣和招商引资若渴的无锡市政府一拍即合。40万美元现金和作价160万美元的技术,共占注册资金的25%,其他75%被8家国有股东持有。 尚德的第一笔资金几乎全部用于购买设备。为了生存,施正荣曾经让员工把进口的硅棒切割,变成内销的产品。另外,施正荣还动过生产热棒的念头,这是一种借助地热来调节温度的高科技产品,与太阳能电池并不相关。“那是一个煎熬的过程,”施正荣曾经的合作者、小天鹅原副总经理徐源说。 “你有没有看过《基业常青》,那些伟大的企业家在这本书里说了实话。”施正荣说,“没有哪个企业创业之初就说自己有如何宏伟的计划,第一步讲的永远是生存,工资怎么发下去,这个难关过去才能考虑下一步。”施正荣在创业的道路上,并没有走不同于常人的路,同样也是一路荆棘。 直到今天,施正荣还是把自己看成一介书生,认为自己的专长主要在技术研究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创业只是为了让技术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
相关信息 |
·青岛啤酒金志国的狼文化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