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污染事故已发生一个多月,但到记者采访时,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居然还未找到污染源,而这条原本用于灌溉的水渠上也没有水质监测站,这如何让百姓安心用水?
绝收莲藕地旁的水渠成了“机油河”
22日,记者在清丰县阳邵乡西志平村的藕田里看到,一大片本应该绿油油的藕田却是光秃秃的,沙土地上已经枯萎的莲叶和藕秆粘在地上,这里10余户村民种的百余亩莲藕因为浇了受污染的水而损失严重,其中30多亩绝收,其余90多亩损失过半。
村民孔海元家受损失最为严重,他的10亩莲藕几乎绝收,损失近6万元。在他家的几块莲藕地里没有一片青叶子,他随手挖出了一块莲藕掰开,本来白色的莲藕已经发红,发芽的地方已经腐烂,“根都坏了,不可能活过来了。”而在没有绝收的藕田里,藕叶稀稀疏疏。
在紧挨着莲藕地的被称为第三濮清南的引黄灌渠里,满河都是黑水,水面靠岸的部分有棕色泡沫漂浮,并散发着臭气,村民称之为“机油河”,绵延几公里,已持续一个月。
村民们说,清明节前后他们将藕种上,共用河水浇了三次水,浇水时河水还很清澈,前两次浇水没问题,最后一次在4月10日左右,浇完水五六天后本来青青的藕叶就开始枯萎,然后死掉,这时,旁边水渠的水开始变黑,他们遂向环保部门举报。
阳邵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农业专家的检验,这些莲藕枯萎跟用受污染的水浇灌有直接关系。接群众举报后,乡政府调集2台泵抽井水灌溉,目前一部分莲藕已经恢复生长,绝收的30多亩也在采取措施净化土壤。另外,所有受损的藕田都会以每亩1500元补偿给农户,以减少他们的损失。
记者沿河向上游行走发现,由于上游清水的补给,从藕田往上游走一段后会发现水质逐渐变清。
市县两级环保局至今未找到污染源
根据村民的指引,记者在离藕田上游约4公里的地方发现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排水口,这个排水口与附近村子一个叫春天纺织有限公司的企业相连,村民们称之前见到过这个口向外排污水,因此怀疑是这个企业的污水污染了水渠。
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小作坊式的毛巾生产企业,在一个有四间瓦房的农家小院里,很隐蔽。目前该厂已被关闭,机器和排污口也被拆除,但濮阳市和清丰县环保局均排除了该企业为污染源的可能性。
清丰县环保局副局长邵顺泽说,4月24日,他们接到群众举报就立即到这条河里调查、检测,当时这条河在整个清丰县境内都受到了污染,而这个排污口在下游,他们在离该排污口上游十几公里的韩村桥取样检测,发现其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含量比下游含量高,说明上游污染更严重。
邵顺泽说,当时发现这个排污口时,它还在缓慢排污。“我们接了几分钟才接了一瓢水,经检测发现这些水的指标比河里的指标低,但也超标了,所以我们关闭了该企业并拆除了生产设备。”另外,该企业的规模和产量都很小,根本不可能把整条河都污染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河流的严重污染呢?清丰县环保局称,他们徒步仔细排查了河两岸,未发现有别的排污口,走访群众也未发现新的排污口,所以基本排除偷排造成的污染。怀疑是有人在夜间利用大罐车向河里倾倒污水,因为以前曾发现过这种情况。
邵顺泽说,濮阳位于河北、山东、河南的交界地带,以前不止一次查处过从河北或山东过来的罐车或废物车往这条河倾倒污染物的案件,但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次污染是来源于倾倒污染物的证据。
经常受污染却没监测站
据了解,第三濮清南是当地的引黄灌溉工程,附近许多农田都是依靠该灌渠进行灌溉,但由于没有水质监测站,造成一方面无法及时发现污染做出预警,另一方面责任无法划清,相互推责的现象。
据濮阳市环保局介绍,该灌渠在清丰县上游建有大坝,大坝上游没有受到污染,而大坝到清丰县这一段没有工业排污企业,所以不能断定污染源在这一段。
而清丰县环保局则称,在群众举报时,清丰县上游的水质已受到污染,所以污染源很可能在上游,但在该县的入口处没有监测站,没法确定污染界限。
频频受到污染的灌溉河流为什么不设置自动水质监测站呢?濮阳市环保局称,设置水质监测站由省环保厅规划,要省环保厅批准才能建。
据了解,在清丰县的另两条跨省大河卫河和马家河上设置有自动水质监测站,可以适时监测水质。邵顺泽说,很希望能在该水渠上建立自动水质监测站,这样一旦河水受污染就能很快向群众发出预警,不至于造成损失。
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霍清廉说,实行环保责任制首先要有划分责任的手段,而像这样频频受污染、且关系民生的灌渠竟然没有监测站,实在无法理解,这说明相关部门对关系民生的环保仍重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