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是“精华”也可以口服?鼻炎可以长期使用滴鼻液?肚子不舒服就服胃动力药?这些用药误区,严重危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近日,记者再次从中国药学会获悉,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经过网友的积极参与,目前已收到32.09万份公众有效答卷。根据网友的答题情况,中国药学会安全用药科普传播专家已精心编写了两期公众十大用药误区并对外发布,相关知识点发布后,公众参与热情进一步高涨,答题人数大幅上升,同时,专家根据现阶段答题情况,重新梳理发现了很多错误率较高的安全用药误区和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女性经期要当心,几种药物要远离
适龄女性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不方便,这时大家通常会注意调整饮食和作息,但是对用药安全往往有所忽略。很多网友不了解女性在经期不能使用哪些药物。据媒体报道,一女士在经期不慎手臂挫伤,自行涂用红花油几天后,伤痛缓解但月经量却比以往明显增多,经期也延长了。医生诊断月经过多引起了缺铁性贫血,与她经期使用红花油有关。
专家指出,女性在月经期间用药时,一定要考虑月经时期特殊的生理特点,要注意有些药物是不能应用或慎用的。某些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可引起月经过多甚至大出血;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会造成月经量过多;泻下药,如硫酸镁、硫酸钠(芒硝),下泻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使月经量增多;性激素类药,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或停经,孕激素可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直接用于阴道的局部用药,如治疗阴道炎的洗液,栓剂、泡腾片剂,应暂停应用。因在月经期间子宫粘膜充血,宫颈口松弛,阴道有积血,非常适于细菌繁殖,此时阴道局部用药,会导致细菌逆行侵犯子宫腔及子宫内膜。
专家提示,月经期是女性的特殊时期,女性在这一时期内免疫力低下,身体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服药方面,更应谨慎,以免对身体带来更大的危害。但经期用药也不能一概而论,全部停止。必要时还需咨询医生及药师,做到权衡利弊,科学度过特殊生理期。
二、激素类外用药,乱用乱涂延病情
一般来说,患者在内服激素类药物时会比较警惕,但对外用激素药膏所致的伤害,却鲜有关注。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某患者长了皮癣,自购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涂抹多次,但病情反复,皮癣范围逐渐扩大。皮肤科医生诊断为股癣,属于真菌感染,使用外用激素药膏只能促进真菌的生长、繁殖,延误病情。
专家指出,使用激素类外用药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若其它药物无效或效果不佳,可考虑用激素类外用药治疗,如脂溢性皮炎、遗传性过敏皮炎等。但对于病程长、皮损严重或病灶已出现细菌感染者则最好不用或少用,如脓疱疮、毛囊炎、疖子等。此外,真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以及全身性细菌感染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激素类外用药。二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一般可先选用作用强的药物,如地塞米松、倍地米松和肤轻松等,等病情控制后即改用作用较弱的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等,这样不仅可控制病情,而且还会减少副作用。三要正确使用激素外用药,腹股沟、腋窝、耳朵、眼睑以及头面部的皮肤较为敏感,选用的激素浓度应低些。有毛发的部位,特别是头部,应避免使用糊剂,否则不易清除。含有激素的外用药,包括糊剂、乳剂、油剂和软膏剂等,一般每天用1~2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涂药时,搽一薄层即可。皮损范围越大,选用药物的浓度应越低,太大的皮损应避免使用激素制剂。另外,需长时间使用者,最好隔日用药,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延缓对药物的耐受性。
三、膏药贴敷需对症 错用误用伤身体
在中国,利用膏药治疗疾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后来又发展出了贴膏剂这样一个现代剂型。绝大多数人认为贴敷只是小事一桩,殊不知其中的学问可不少。由于贴剂的种类繁多,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选择。据报道,一患者因手腕酸痛,自行贴上伤湿止痛膏两三个小时之后患处发痒,但未做处理。一两天后,患处红肿且有不少水疱,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就诊时医生表示,这是伤湿止痛膏过敏了。
专家指出,每种贴剂都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不能通用。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去腐生肌。橡皮膏类贴剂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下列三种情形应谨慎使用:一是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除拔毒膏外),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二是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建议先冷敷伤处,再行贴敷。三是孕妇应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特别是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贴膏药,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冬季是风湿病的高发季节,因贴膏药过敏的患者非常多见,患者发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应该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