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考?公务员职务级别调整将参考平时考核结果
国家公务员局昨天透露,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公务员的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等,要参考平时的考核结果。(10月22日《京华时报》)
对公务员开展平时考核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就现有的考核做法来说,如何考比考什么恐怕更需要改进。
依据相关规定,公务员考核采取的是“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然而实际考核过程中却是“领导有余,群众不足”,考核的内部化有余而开放性不足,最后的考核成了少数人考核多数人。即便开展了所有被考核人参与的内部测评,也都是“全部过关,皆大欢喜”,考核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挥制度本身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公务员群体存在着可进不可出的顽疾,“庸懒散慢”的机关病不同程度地存在,跟公务员的考核流于形式有很大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既有内部化的考核模式,真正做到开放化和群众化,把考核的测评范围扩大,并纳入“公众满意度”。比如通过网上征求,邀请公众代表测评,或者现场调查等,广泛征求和收集意见,或者将公务员的考核,交由独立机构组织实施,如此才能实现由内到外、由宽到严、由虚到实的转变,公务员的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制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