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开防控风险的“安全网”
12月初,财政部对外公布了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的30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示范项目。其中,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多达22个。在经济增速放缓、融资难度增加的形势下,PPP成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新砝码。
“推广运用PPP模式,不仅能拓宽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渠道,还能有效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孙洁说。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要求。此后,一系列相关文件陆续出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目前,《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已提出,鼓励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此外,意见还就举债主体、举债方式、举债规模、举债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与政策法律改革并行的是实践领域的突破与创新。自5月起,北京等十个地方政府开始试点债券自发自还。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一张全面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大网正在形成。
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相比于密集出台的各种政策,市场更关心这些政策能否发挥作用。毕竟,地方债务已经非常庞大。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超过10万亿元。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不断累积,不少人担忧地方债风险可能会引发“中国版欧债危机”。地方债务风险能实现“软着陆”吗?
从风险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还没到不可控的地步。中央与地方政府加在一起的债务率不高,与出现政府债务危机的国家相比还很低。
从政府性债务与政府资产的对应关系上看,我国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等领域,形成了大量与债务相对应的优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尽管当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这并非化解地方债务无法逾越的障碍。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博明认为,中国经济从以往注重总量和速度转为注重结构和质量,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过剩产能逐步压缩,新产业快速增长。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专家认为,通过债务期限合理调整,比如借新还旧,可以使债务链不断。随着期限的拉长,财政支付能力在不断提高,债务可以回到一个安全水平。这将是一个时间换空间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处理的好,不可能发生系统性的政府债务危机。
配套改革还需继续深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方财政失衡问题由来已久,解决起来也绝非一日之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说,政府债务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即使是美、日等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的赤字压力。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除了加强外部约束监督,规范发债流程外,还应进一步解决地方债产生的根源问题。
张茉楠说,地方财权与事权的非对称性和不平衡发展,使地方政府长期面对资金缺口,是地方债务形成的重要原因。仅仅是规范发债流程、加强监督还不能完全遏制地方债务风险,未来,还应进一步理顺地方事权财权,重新定位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今年完成了20年来的首次大修,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目前,全球许多国家的地方收入大致等于或者略高于地方支出,体现出收支对等的原则。因此,化解一系列风险还需要健全地方税体系,通过改革和完善已有税种以及开征某些新税种来填补目前地方税种的缺位,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重新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规范地方事权。最终实现财权与事权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