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课题。伴随着企业文化理念的导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景豁然开阔。毋庸置疑,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崭新天地,才能充分展现其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扮演影响企业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重要角色。
一、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首先,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管理”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再优秀的“科学管理”模式都能够被其他企业复制和效仿,仅仅依靠“科学管理”已经无法造就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优势,于是“文化管理”模式应运登场,并迅速风磨全球。因为,企业管理中所蕴藏的理念、精神和文化特质决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其他企业能够轻易模仿克隆的,文化因素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文化管理”是当今全球工商理论和实践的颠峰境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介入企业活动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企业管理从“经验”到“科学”再到“文化”的三次跃迁在我国的企业实践中被压缩在短短数十年间完成也许是值得骄傲的成就,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却不是舶来品,长期的经验形成了顽固的惯性,要实现相应的跃迁需要更强的创新意识。今天,成功企业的实践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上来,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题。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自觉顺应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要求,尽快转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不辱其肩负的使命。
其次,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创新的内在要求。随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提升,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法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矛盾的焦点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相互错位,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总是走不出“不受重视、不见作为、不起作用”的“怪圈”。
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创新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顺理成章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改变企业中最活跃的成分“人”来达到改变企业物质产品、行为、制度和精神状态的目的;以思想、观念、精神和文化因素为改造对象;追求对企业活动整体、长久和系统性的影响。正是由于企业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处于企业活动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的位置,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理成章地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域转称。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各层面的切入点
企业文化包涵了企业活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层次性揭示出企业文化建设和实践规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进入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四层说”是当今企业文化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即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表层的所谓“物质文化”,这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
⑴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塑造品牌”
“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顾客愉悦”原则。因此“质量”和“品牌”便成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两大任务。
质量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质量的差异仿佛是企业的“标签”。
与质量同等重要的品质因素就是品牌,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或是联想电脑、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都拥有长期稳定的顾客群体,在同类产品或服务中总是有某些品牌会脱颖而出成为追逐的热点,原因就在于企业物质文化中所散发的“品牌”价值。
打造优秀的质量与品牌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主要地取决于技术创新、业务管理和质量保证流程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切入的空间,而品牌的形成却是一个层面更为丰富、过程更为复杂的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找到切入的位置。当然,思想政治工作要胜任这些工作必须专注于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以及员工激励的研究,在具体工作的内容方法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⑵思想政治工作在“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强化观念”
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关系处理中所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通过具体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来,具有可识别的特性。企业行为的外在表现在于“服务”。
企业的服务行为从关系学角度看可分为“内服务”和“外服务”两个方面。“内服务”强调企业内部机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要求,“外服务”关注企业与外部组织、个人之间的需求满足与效果。一般来说,默契、满意和愉悦的服务是优质企业行为文化的共同追求。
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但实际上企业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每个员工表现出来的,这里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制度、员工素质和观念水平,企业制度属于企业中层文化范畴,员工素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联系紧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观念水平角度切入,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员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观念”。
⑶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优化规则”
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体的规则的总和,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比如目标结构、职责分工、现场管理、生产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一系列制度规则,对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了评判和制约的作用。
毫无疑问,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在于它可以站在政治、政策和企业利益的高度辨识现行制度文化体系中不足和问题,从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或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⑷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团队再造”
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企业文化从表面上看是动态文化的:企业被外部环境所制约,时代的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都会导致企业产品、服务和行为、规则的变化,但是一旦我们接触到企业精神文化这个灵魂,往往会发现,企业精神会比较稳定地发挥作用,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团队精神等因素就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主要内涵,这就是为什么三菱、松下、奔驰等企业能够保持百年活力的奥秘所在。
企业精神文化不是空中楼阁,是可塑造的。优秀的企业应该着力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对外反映着企业处理股东、员工、顾客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原则,对内反映着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德国企业通过“社会契约”和“共同决策”来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日本企业依靠企业文化和制度规约来进行价值分配、美国企业通过工会组织达到消除劳资矛盾的目的,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所有权方面的格局注定了员工的利益弱势,当今时代,满足社会、顾客和员工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已不仅仅是企业努力的目标,同时也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以人为本”绝对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不容忽视的大要。此外,精神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在当代社会、参与、协作、奉献应该成为企业倡导的一种企业精神。据日本和美国对公司抽样的调查统计,参与管理、兼顾员工利益的企业可以大大提高利润效益(一般能够提高50%以上,有的提高一倍甚至更多)。同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也是当代企业在文化塑造过程中需要强力巩固的内容,企业文化惟有脱离短视的主观气度格局,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可见,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团队再造”,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切入点。打造优秀团队是需要持续推进的“慢工细活”,正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强项,除了企业队部培训和团队自我提升、结构优化外,日常的帮教、引导和精神鼓励、心理疏导都为思想政治工作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对策思考
⑴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中的感性取向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一般认为,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比如英美国家的企业管理比较“理性”,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机构、契约和效益指标;而亚洲国家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管理,关注人际关系、心理体验、忠诚合作、资历和效果。中国作为东亚的主流文化更偏重于“感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实践中的感性取向。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成思危副委员长曾将儒家管理思想的精华归结为“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将兵家的管理思想精髓概括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显然,儒家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论主张、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原则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兵家的管理思想则可以完全对应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所归纳的企业战略制定的指导原则、程序和战略设计,《孙子兵法》被美国人纳入50种管理学必读书目,被认为是战略概念的起源。道家对于世界万物和规律的认识方法也非常值得现代企业家借鉴。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实践中要十分注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功能。中华文化在社会价值观方面具有的凝聚力包括崇人精神、尚群精神以及和合精神。崇人精神要求把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认为“人,天地之性最高者也”(《说文解字》),“夫民,神之主好”(《左传》),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论要求尊重人、理解人是一致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一定要融入现代意识,要融入市场经济意识。例如中国历史的社会多是重“人治”轻“法治”,这种思想至今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市场。但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求“以法治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追求科学管理,这就是“团队再造”强调感性取向而不否认理性价值的道理。
⑵思想政治工作在“优化规则”中的理性取向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普遍现象,中国企业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培育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何正确看待和科学移植国外的企业文化,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企业文化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世界各地的华人企业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跨国家、跨行业华人经济圈,这些华人企业家在世界各地取得的成功与遵循理性规则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国,“三资企业”的管理实践是检验国外企业文化先进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的“试验”,合资企业的制度文化能够为我国一般企业学习和吸收国外企业先进企业文化提供实际经验和教训。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规则优化”方面取向于理性要注意两点:
首先,要有选择性学习和借鉴,绝不能盲目照搬,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发展中的企业而言,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是各类企业追求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规则优化”的具体实践中也应如此。
其次,要处理好学习引进企业先进文化、进行企业“规则优化”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企业“规则优化”与改革是互相依赖的,必须协调推进。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否能建立起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还必须依靠企业自身加强管理,进行包括文化管理创新在内的各类管理创新,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因此,在进行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管理结构。
⑶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的目标和任务
理念的特色在于其独特性与唯一性,即不可复制性。
从某种角度上说,思想政治工作从被动灌输到自觉吸收是质的飞跃,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应该树立的目标是培育“学习型”企业环境。就是强化每一位员工培育“工作+学习”的持续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提高员工的思想境界和服务意识。
“学习型”企业要做到领导重视,保障到位,要制定长远规划,积极创造企业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当前,不少成功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活动室”、“阅览室”、“企业荣誉室”、“员工培训中心”来满足员工的学习和文化需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严格地说,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的作用是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必要补充,根据管理实践的经验,员工素质提升的70%是在培训进修以外完成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有巨大的发挥空间,可以借鉴的二种模式是日本的“走动式”、欧美的“和拢式”。
“走动式”是东方文化的典型模式,深入现场、率先垂范、荣辱与共是“走动式”的基本状态,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光敏夫正是以“身先士卒”的做法享誉盛名,凝聚了东芝公司坚强团结的企业团队。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走动于生产一线,与员工交流,关心员工的日常心理变化,随时解决实际问题,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员工,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人心,强化理念。
“和拢式”取意于希腊语,“和拢”是“整体”和“个体”的合成词,它的特点是既强调整体目标,又尊重个性,合理授权,放手员工自我决策,以组织目标为标准让员工实现自我个性的发挥。在中国企业的“强化理念”中比较适合于专业“簇群组织”和高素质“经营团队”。
⑷思想政治工作在“品牌塑造”中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企业是追逐利润的组织,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的获得不能依靠政策、行政或者其他主观的意愿,它是企业物质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中取胜的结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切入企业物质文化领域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塑造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优势“品牌”。
反映在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关注生产活动的动向,积极引导的影响企业立足技术创新、引进消化人类先进文化成果,开发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要通过企业的产品推动社会消费文化的进步,改变陈旧落后的消费观念;要在企业员工中宣传规范的经营方式,倡导优质服务,满足社会对本企业产品、服务的需求,从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中获得最大的使用价值和愉悦享受。当然,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主动配合经营和公关部门,策划好业务企业品牌宣传,搞好企业的社会公关活动,在“品牌塑造”中发挥自身特长。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作为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力载体,既传播信息又传播思想,正成为一种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网络所具有的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领域,塑造企业品牌文化创造了条件。
网络的日常管理和信息更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广博的知识阅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能够有充分的精力的能力对付“论坛”、“老鼠会”以及网络攻击。网络技术带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当仁不让,主动运用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人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在企业品牌塑造和文化建设方面大显身手。
总之,对应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性,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的切入点也呈现从“团队再造”、“优化规则”、“强化理念”到“品牌塑造”的阶梯结构,这些阶梯分布的结构内容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任务和目标。
可以预见,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目标,相应的工作内容、方法、措施都会因势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逐步由企业管理的边缘走向核心,由“若即若离”到“始终紧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为显著。
金泰恒业公司京煤七厂党总支书记 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