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潮及其企业文化滥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扩大且逐渐成为决定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劳动者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同时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市场范围和竞争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企业管理实践的重大变化,传统的纯理性管理方式已变得越来越不凑效,以经验管理和靠组织技术严密控制的制度管理,逐渐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人本化和人性化管理成为战后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的一股潮流。
在美国,与重视科学技术、推行科学管理并驾齐驱的,是积极倡导个人主义的管理方式,不少企业十分注重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在西欧各国,强调企业员工参与制度和弹性工作制度,让员工有表达意见、参加决策与管理的机会。
在日本,企业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日本企业重视家族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倡导集体决策和全员管理,很多企业采用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等,已成为日本管理模式的支柱。
战后世界各国流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改变了以物、以事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重视把人的要求、发展欲望和价值实现放在第一位;改变了单纯依靠严格规章制度和严密监督体系进行管理的强制性管理方法,重视对员工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通过培养人的自主性,实现自主管理和自主控制;改变了金字塔式的组织体系和独裁式的管理方法,鼓励参与管理,参与决策;传统的权利纽带和资本纽带作用递减,而文化纽带却在日益发挥着巨大的凝聚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企业也在逐渐摆脱“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传统经济伦理的束缚,坚持顾客利益至上,谋求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同步发展。可以说,战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实践,促进了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加之这一时期整个行为科学的快速发展,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为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日本经济成功对世界的启示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一片战争废墟,国民贫困不堪,经济上几乎完全靠西方扶植。但到了六、七十年代,日本却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经济突飞猛进,一跃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特别是到了八十年代,日本已经在世界工业技术的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比如,日本的摩托车超过英国;汽车超过美国;手表、照相机和光学仪器超过了瑞士和德国。并结束了美国在钢铁、造船等方面的统治地位,使西方各国在与日本的商品竞争中越来越被动,不得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从宏观的角度看,日本经济的成功,无疑与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工业政策、重视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重视教育投入有直接关系。但从微观的角度看,日本经济增长源于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这种活力和竞争力依赖于独特的管理模式。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不同于西方,西方的企业管理讲究科学,注重效率,习惯于“依靠组织结构和正规制度”,推崇独断、富有个人主义色彩的领导方式,并且注重近期效果,是一种分析式的理性的企业管理模式。日本的企业管理更多地强调软性要素的作用,即推崇信念和情感的力量,着眼于人的管理。
在日本企业中,企业把每个成员都作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来对待,尊重每个人,着眼于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情感上的相互沟通,使每个成员对企业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对集体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观念在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缓慢晋升制和工作轮换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终身雇佣制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因为员工的生计、前途、福利等一切都与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以员工能忠于职守,在困难的时候也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分忧。显然,日本的晋级制度更体现了对人的情感和照顾。在日本,晋升的主要依据是长期的工作表现和资历,日本公司里的正式职衔和实际所承担的责任往往并不一致,经常是资历较深的职员拥有部门经理的头衔,而实际执行领导责任并主持业务的却是无职衔的比较年轻的职员,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照顾人的情感。一个对企业曾经有过重大贡献的人,或者一个多年兢兢业业地为企业工作的人,尽管后来能力、精力不如年轻人了,但他的职衔和待遇是有保障的,这表明企业不会忽视他,表明企业仍然尊重他,这是对他极大的安慰,也是对他继续工作的鼓励。这种做法也照顾到年轻人的感情需要,尽管没有相应的报酬与职衔,年轻人也愿意承担更大的职责,承受更大的压力,因为这表明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认可,他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重视,满足了他的荣誉感,并且,担任更多重要的职责是晋升的条件之一,每个年轻人都不愿放过这个机会。于是,表面看来消极的、不合理的晋级制度,在日本企业中成为积极的、为各年龄层次不同级别的员工所共同愿意接受的制度。此外,日本企业比较普遍实行的工作轮换制,也兼顾到人的情感因素。一个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会感到枯燥乏味,会感到自己只是企业这一运转大机器上的一个部件,而不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工作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在日本企业里,一名工程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调换一个对他来说是新的工艺的岗位,一名技工每隔几年就可以被调去照管别的机器或到其他工作岗位。这样不断地调换工作,会给人带来新鲜感,给人注入新的活力,会使一个人更加心情舒畅,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工作。
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着眼于人的管理,着眼于人的情感和理智的协调,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并不完全以理性为标准、以普遍的要求来安置每一个人,而是尽量照顾到人的情感因素,因此,它是人性化的管理,它避免了理性主义带来的呆板僵滞,避免了理性主义带来的情感损伤,并有着理性主义的企业管理所无法产生的凝聚效应,为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可以说,日本经济的成功和企业管理的成功,为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提供了最直接的实践依据。
三、美国的反思与企业文化的形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称雄令世界为之震惊,也让美国为之尴尬。管理丛林阶段人们普遍重视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学理论,没有说明怎样才能使人感到工作有意义,没有研究怎样使一个普通的人变成企业的英雄模范人物,没有研究如何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并利用工人的主动性来控制产品质量,也没有及时研究管理者如何处理好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此提高生产效率。“组织职能理论”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孔茨曾说“组织的效力也受组织文化的影响”,因此,忽视了对人的感情因素的研究,是此阶段美国管理理论的一大缺陷。
同时,美国的管理学界偏重于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过分强调定量分析,而忽视了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吸收,是此阶段美国管理理论的又一大缺陷。许多管理学家把这一阶段称为“管理科学”阶段,把他看成是泰勒科学管理的延续。美国著名作家兼投资银行家迈克尔·托马斯认为,美国管理学院的专家重理轻文,缺少文科方面的丰富知识,缺乏历史感和从文学艺术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数学定量分析往往把现实生活中生动活泼、人情趣味的东西抽去,很少看到有血有肉的人。
100多年来,美国一直是西方世界企业管理的领路人,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挫折使美国惊醒:在东方的日本,一种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使日本企业充满竞争力,并在许多领域大踏步超过了美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七、八十年代,美国一批杰出的经济学家、文化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均前往日本考察学习。专家们发现,美国经济增长落后于日本的原因,不在于科学技术,物力财力等,而在于美国的管理过于倾向组织结构、战略计划、规章制度,而忽视了对人的重视。美国在研究了日本经济的成功之道后,迅速把目光转向对本国企业文化的研究。
1979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埃兹拉·F·沃格尔出版了《日本第一,美国要吸取的教训》一书,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成就,源于日本特有的管理模式,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管理模式并不是惟一适用的。作者还指出,日本与美国管理模式的不同,源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1980年7月,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的“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的电视专题节目中,就明确地把日本的成功归因于日本人对企业的忠诚及团队意识、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重视等精神文化因素。
从1981至1982这短短两年中,美国又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等四部著作,丰富和完善了企业文化理论,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的革命,进而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的企业文化浪潮。
四、企业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倍受推崇,得以迅速传播与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企业制度的创新,学术界的积极推动和企业界的探索实践。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市场供求出现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认真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赢得继产品竞争之后的第二次竞争,即服务竞争,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
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所有制结构及其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彻底摆脱过去的行政领导方式,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新型的企业领导制度,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与企业组织形式的改革相适应,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即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基础的契约关系。因此,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方式,探索新的劳动关系条件下民主管理的形式,确保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国有组织形式下形成的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迫切要求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尤其是创新文化。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必然要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文化,是中国发生的新的企业改革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这也是中国管理界的一场革命。 ( 鲁培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