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重庆代表团开放日上,中外记者争相提问。
3月6日下午,重庆代表团开放日吸引了众多中外记者。记者 万难 摄
6日,人民大会堂重庆厅,重庆代表团全团会议对外开放。境内外110家媒体的180多名记者蜂拥而至,聚焦重庆发展,其中包括43家海外媒体。
当天下午3点,代表团开始审议。马正其、杨庆育、崔坚、谭栖伟、张国安、王立军等代表发言。为了给中外记者留出更多提问时间,大家自觉地都把时间控制在8分钟之内。
不到4点,主持会议的陈光国代表就说:“海内外很多记者朋友非常关心重庆,为了给大家留足时间,代表发言到此为止,欢迎记者提问。”在场记者立即踊跃举手,争“抢”话筒,就重庆改革探索、两江新区开发、内陆开放、唱红打黑等关注的话题提问,薄熙来、黄奇帆一一作答。
重庆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就问题解决问题,要不断推出一些既改善民生又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人民日报记者:今年重庆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举措,被外界称之为“重庆模式”,请问重庆市领导怎么去理解“重庆模式”的特点和内涵?“十二五”期间,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将在哪些领域改革创新?
黄奇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熙来书记和我,我们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探索建立内陆开放高地,城乡统筹发展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问题解决问题,从来没有想去搞一个什么“重庆模式”。
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与沿海地区建设开放高地有根本不同。内陆跟沿海相差2000公里,如果内陆要搞开放高地,就不能照搬照抄沿海过去30年的模式,而要根据西部和重庆的特点来搞。比如,最近,重庆采取“整机+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的加工贸易模式,成功推动了惠普、宏碁电脑在重庆建立加工基地,今后几年会形成上万亿元的销售值。并且把加工贸易“微笑曲线”的高端———结算留在了重庆,现在,惠普亚太地区的结算中心从境外搬到了重庆。总之,重庆是按照中央的要求,根据西部的实际条件,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民生导向的发展。
我们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其核心特征就是:一方面,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民生,同时民生本身也成为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贫富、城乡、区域“三大差距”不是在扩大,而是逐渐缩小。最近几年,重庆推出的很多发展措施,都符合这样的特征。
在民生上使的劲儿越大,花的钱越多,经济生活就越活跃,政府就越有钱,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今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民生目标,而且实现了量化。请问薄书记,您怎么理解这些民生目标?重庆又有哪些具体的民生工程?民生支出占市财政支出的比重有多大?
薄熙来:关于经济发展的思路,黄市长已经做了一个描述。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思考,在西部经济比较薄弱、困难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来拉动我们的经济?传统的思路是要把经济发展起来,把规模做大,挣了钱然后再去改善民生。我们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要改变这一思路。不是说先发展经济,有了钱,再改善民生,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就要把民生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攻坚克难。民生不仅是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而且其本身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要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民生上使的劲儿越大,花的钱越多,经济生活就越活跃,政府就越有钱,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实际操作两三年,我们感觉以民生为动力的发展之路,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走得通,很有效。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干部精力投向民生,不仅促和谐,在经济上也能促消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我们50%以上的财力投向与民生有关的领域,干部50%以上的精力也系于民生。虽然民生的投入增加了,但算大账,2010年财政收入增加了49%,更有后劲。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经济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仅仅追求GDP,一定要把改善民生摆在核心位置,要以民生打头,围绕改善民生做好经济工作。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必须在消费上大做文章,以扩大内需促发展。
小平同志曾讲过:“发展是硬道理。”90年代初期,他又讲过:发展到一定时期,分配的问题比发展起来的问题还要难解决。不仅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而且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时间表。重庆去年的市委全会,以民生为核心内容,制定了“民生十条”,计划3年投3000亿,集中财力改善民生。“十条”中的每一条都很具体,都有“含金量”,目前正一一落实。这些投入完成后,城乡群众将直接受益,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也会培育起来,并随之表现为对经济的拉动力。总的来说,把民生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牵头的经济要素,同时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不仅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社会更和谐,从而大大减少社会的管理成本,而且有助于整体塑造重庆的发展环境,增强凝聚力,具有多重优越性。这条民生优先、公平分配之路将会一通百通,越走越宽。
搜索更多 科学发展观 留守儿童 的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