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管理文化;工作创新;团队建设;执行力;心态管理
摘要:文章从管理的基础、管理的实质、管理的焦点、管理的保障、心态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论述。研究管理,不但要研究管理科学,也要研究管理艺术。 学习管理,不但要学习提高管理技能,还要学习改善管理方式,这是对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必备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管理的基础和内涵,把握管理的实质和核心。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108-03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需要有严谨的目标、完善的流程、合理的标准,需要有理性的思考、缜密的分析、迅速的判断,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能从瞬息万变的境界中寻找机遇。管理更需要有一种宣传力、一种感染力、一种号召力,需要毅力、气魄、激情,能将一盘散沙凝聚成城,能在死生之间点燃希望。本文力图从管理的不同侧面对文化影响、工作创新、团队建设、保障执行、心态管理等方面作以初探。
一、道法自然:探源管理的基础
提高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了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同的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观点。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我们最缺少的是企业的管理文化。在管理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企业管理的文化基础,一切理论和技能都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着无法分离的渊源,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
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主张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
(一)“人为邦本”
现代西方管理学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孔子主张富民、教民,重视“民、食、丧、祭”, “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本观点,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管理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会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做好本职岗位工作之中,不断推动和促进事业的发展。
(二)“正己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现代管理中关于领导和领导行为的理论同出一辙。孔子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的就是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自身端正,不令而行;自身不正,有令难从。这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可行之术。
(三)“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奋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奋发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如果把这种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整个团队的工作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道法自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管道艺术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孟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一切现象和行为都要符合自然的内在规律,都要顺势而为,禁止反自然、反规律的行为。这种思想真正体现了管理精髓。强调的就是管理应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社会规律,在有所舍弃的基础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转载自论文之家http://www.papershome.com,请保留此标记。),洋为中用”的思想精髓。同时还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至今仍在继续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其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继承传统文化思想、吸收传统管理精髓,是进行高效管理的明智选择。
二、三角冰箱:浅议管理的实质
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人相信,冰箱的形状会变成三角形。几十年前,人们同样也没有想到,录音机揣到身上随走随听;电视机端在手心随时随地随心收看。但海尔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于开拓,敢于先天下研发出适合左撇子用的左开门冰箱、适合农村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还将研发“果味型”、“彩色型”冰箱以及“沙漠型”空调等品牌。 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创新思路,使海尔成为中国最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外向型企业。当今中东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哪里有骆驼,哪里就有海尔电器。海尔的成功说明一个道理:管理的实质是创新。
早在1912年由经济学家熊比特编写的《经济发展理论》就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 “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使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机制。概括为创新是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要素的发现、新生产经营方式的引进以及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实施。管理创新又是管理者运用系统理论,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组织等,创造出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以促进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
(一)创新是管理的灵魂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然而管理不是目的,只是应对市场、把握竞争的一种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化。只有不断变革,不断创新,才能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真正发挥实效,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海尔集团正是以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战略决策,加上严格的“日清日高”管理和独特的海尔文化,使其快速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冰箱行业的领头羊,并走向世界。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律,不断变革和创新管理,并使其成为驾驭市场、把握竞争的核心能力。
(二)管理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管理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有力武器。但是管理创新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过程,不能一劳永逸。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只能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只有不断变革管理,才能使企业牢牢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管理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世界零售业巨头美国的沃尔玛公司就是以低成本著称的,全球沃尔玛商店从订单发出到补货完毕平均时间只要两天。这种低成本就构筑了沃尔玛的核心竞争能力。实际上,低成本只是沃尔玛竞争力强的一种表象,其本质是沃尔玛在商店、配送中心、供应商之间的动态配合上实现了独特的三大创新,即在1988年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私用卫星通讯网络,可以直接向4000家供应商传递零售商的数据;建立一套能够使高层管理人员创造环境和分店经理主动了解市场的机制;实行员工持股、损耗奖励与利润共享计划,激励员工对顾客要求做出积极的回应。世界上许多著名企业上百年持续发展、活力无限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不断创新。而失败的企业尽管原因各不相同,但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是影响和阻碍企业发展的真正祸根。
三、雁阵群飞:探讨管理的焦点
管理的基础是文化,实质是创新。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 “你可以把我所有的厂房、资金、设备和市场统统拿去,只要保留我的人才,四年之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卡内基充满豪气的话语揭示出:人,是管理的重点,没有了人的管理,一切的管理
1 2 下一页
您可以访问论文之家(www.PapersHome.com)查看更多《管理文化工作创新的实现浅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