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站内搜索:
期刊资料搜索
学术前沿
诚信是康庄大道

信是康庄大道

 

董迎春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思想纯粹、心无杂念,谓之“诚”,意亦同“真”;言而必行、行而必果,谓之“信”,意亦同“心”。“诚”与“信”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说文解字》解读为:“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一切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只有诚信立人、诚信立企,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共赢。作为公益性的市燃气企业,其产品的单一且专属,在产品的质量上诚信没有问题。我们的诚信主要反映在服务方面,如何提升服务水平,改进服务质量,这才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构建服务文化体系

鞍山燃气的服务文化建设,是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总结、认真提炼,并深入结合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发展特质而逐步形成的。它秉承并遵循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路线。鞍山燃气服务文化的架构和体系,追求的是质朴平易的服务理念、切实可行的服务举措、便于操作的服务规范,并将其由始至终贯穿于为客户提供的各项服务工作之中。我们的员工使命是“为客户解决问题,为企业塑造形象,为自己赢得尊重。”员工明确了使命,也就认清了责任。服务的方向和目的一旦了然于心,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自然而生。客户的愿望诉求得到满足、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到彰显、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客户-企业-员工”三位一体的“员工使命”,充分体现了价值多赢的和谐架构。我们的服务价值观是“满足客户需求,共同分享快乐。”服务价值观是服务文化的核心。员工为客户解决问题,就是满足客户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服务工作差强人意,客户就会反感,员工也情绪低落;如果服务工作做得很好,客户就会高兴,员工也身心愉悦。“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情感是共振的,是共鸣的,也是共通的。我们的服务精神是“服务至善”。“服务”从字面上理解,“服”就是服从,即服从用户的意愿;“务”就是做,即满足用户的需求;“服务至善”就是要求服务工作不仅无可挑剔,更要锦上添花。我们的服务准则是“客户是我,用心相待。”社会生活是一个交换的过程,如果员工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能够经常换位思考,待人如同待己,自然会用心相待。我们的服务标准是“客户满意是合格,客户高兴是优质。”这个标准不仅通俗易懂、也很便于操作。在员工提供服务后,如果客户对服务的过程和结果都没有任何异议,这就是合格;如果客户对员工无微不至的服务非常高兴、十分感动,乃至通过电话或信函及时反馈,这就是优质。鞍山燃气的服务文化,也深深地契合了我们对服务的定义——“服务就是一种满足他人需求的、价值多赢的、情感性的劳动”和始终坚持的企业宗旨——“供气运行安全,资产保值增值,员工心悦身康,客户满意高兴”。

二、推引服务文化“落地”

服务文化的架构和体系明晰后,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宣传学习、强化职业培训、完善制度建设、树立先进典型,推动和引领广大员工真正把服务文化“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多年来,鞍山燃气在服务文化建设上也是直指人心。今年,企业开设了“道德讲堂”,我们以《摄心是众道之本》为题讲授了人之为人的心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重点围绕“养感恩之心,去恶守善;养宽容之心,去怨守和;养敬畏之心,去乱守戒;养平常之心,去欲守静”,阐述了心灵养育的问题。每年,公司领导班子都会定期分成若干走访小组,分赴人大、政协、社区、街道、企业、团体,虚心听取、认真收集社会各界以及众多客户原汁原味、真实可信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作为考评服务质量的标尺和改进服务工作的依据,从而使决策更有目标、更有针对性、更有实际意义。我们建立并健全了社会服务监督员制度,聘请了35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作为企业服务监督员,对反馈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及时收集、归纳和处理,任何一名监督员如果在半年之内未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将自然解聘,以示企业闻过则喜的真心。我们细化了服务,确立了“首问负责制”。要求全体员工无论是何职务、在何岗位,只要接到用户的报修、咨询或投诉,不能说“你到某某部门找某某人”,一律实行内部传递、负责到底,直到用户满意为止。我们推行了“双月查表、缴费”制度,全面实施了“三级查表、二级考核”的新型营销管理考核体系,真正实现了查表员岗位由计划考核向目标考核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见表率和回款率。我们在全市现有23个燃气收费站的基础上,以6个街道(社区)为试点,逐步推广“服务进社区”的工作模式,并按照平均每年发展一家委托代收金融机构的速度,先后与交通银行等8家银行建立了同城缴费网络,进一步实现了贴心服务的无缝对接和全城覆盖。

三、迈向服务文化自觉

我们将每年的1222日确定为“企业感恩日”,这一天,企业为每名员工发10元钱,员工可以购买一件小礼品,用来向一年来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服务的心是以善心为基础的,拥有一颗善良心的员工,自然会力争服务的完美无瑕和至臻境界。在为用户提供维修和营销服务的管理工作中,缩短报修投诉的等候时间、减少入户查表的扰民几率、简化缴费查询的周期流程,这些看似简单的服务举措的推陈出新,真正得到了客户认可的反应。2005年,我公司在全市公用服务系统中率先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并开通了全天候服务热线。2007年,直接服务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困群体的“特勤服务分队”应运而生,实施“当日报票、即刻处理;电话预约、限时维修;更新灶具、费用减免;记录备案、登门回访”的特色服务项目推出后,正面效应一直延续至今,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的高度赞扬。目前,“特勤服务分队”已将服务范围拓展到15个办事处57个社区,并在东宾、福康、人大、创业等社区建立了“燃气服务联络站”,400余位居民主动承担起“义务安全宣讲员”的职责。我们成立了“一站式”客服大厅,将为全部燃气客户提供的各类服务项目(包括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动迁、回迁、换表等),以及由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承接的各种涉外业务,统一划归客户服务中心受理,并按照内部流程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以往,有关申请安装、开栓供气、更换表具等办理流程繁琐、市民反应强烈的问题迎刃而解,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我们自筹资金为客服中心全面升级了电话接听的“预忙反馈系统”,通过增设两条电话专线、两部高清视频,对全部来电自动预存、排序、显示,方便客服工作人员的及时回拨、回访,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有效实现了“应答百分百、计票零遗漏”的客服协同管理。

如果说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那么社会效益就是企业的身影,而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标准,建设服务文化”是鞍山燃气多年来以来一以贯之的服务工作思路。按照“上下明理,营造氛围,拉长短板,典型引领”的途径,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过用心的传承和不懈的努力,具有鞍山燃气特色的服务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人人想服务、人人去服务、人人服务好”的追求蔚然成风。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信是步步为营的制胜法宝,诚信是成就辉煌的康庄大道。

作者:鞍山市燃气总公司总经理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鞍山市企业文化研究会 鞍山社科院企业文化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
您是第位访客地址:鞍山

辽ICP备13010365号-1 技术支持:鞍山创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