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站内搜索:
期刊资料搜索
信息传递
北京市水价听证会25名参加人员均同意价格调整

原标题:近七成参加人同意首档水量180吨

  代表们就两套水价调整方案畅所欲言,并把自己前期搜集来的群众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北京市发改委相关部门。

  4月17日下午6时,在将近4个小时的听证与探讨之后,北京市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落下帷幕,25名听证会参加人全数同意实施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其中有6位同意方案一,有17位同意方案二,有两位提出了新的方案。

  本市公布的两套阶梯水价听证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属于基本用水范围的“第一阶梯”范围。方案一为年用水量145立方米,方案二的第一阶梯则多出了35立方米,为年用水量180立方米(即180吨),不过每立方米水价比方案一涨了5分钱。两套方案如何做出选择,听证会参加人各抒己见。

  观点1:我支持方案一

  阶梯水价听证方案一显示,第一阶梯户年用水量不超过145立方米,每立方米水价为4.95元;第二阶梯户年用水量在146至260立方米之间,每立方米水价为7元;第三阶梯户年用水量为260立方米以上,每立方米水价为9元。而根据本市居民家庭用水情况分析,有85%的居民家庭年用水量在第一阶梯范围内,这部分水量每立方米水价提高0.95元。

  “我们家有3口人,可是一个月6吨水就够用。”听证会消费者参加人可巨生认为,方案一比较合理,第一阶梯每年不超过145立方米,对于大部分居民家庭应该是够用了。

  而且,方案二的第一阶梯水量多出了35立方米,这在可巨生看来,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并不是每户家庭都会超过145立方米的第一阶梯用水量,方案二每立方米水贵了5分钱,看似不多,可是这对于用水量较低,远远达不到第一阶梯的家庭,难道不是一种打击吗?”

  可巨生的观点得到了另一位参加人,北京市水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李其军的支持。

  “我赞同方案一,北京从行政、法律、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方面,该用的手段全用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调节供需平衡的基础手段,对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律。”李其军认为,方案一在基础和阶梯水价、水价的比例跟社会阶层的收入比例契合,接近于“黄金分割线”,其对节水的效果将是比较明显的。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河认为,两个方案实质上是差不多的,从价格的总负担来说,方案一比方案二高一些。但是从实现阶梯水价保基本和促节水的功能来说,方案一比方案二略好一点,所以在两个方案中,他也倾向方案一。

  观点2:方案二更合适

  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一阶梯涵盖的用水量增加,同时每立方米水价也微增5分钱。在方案二中,第一阶梯户年用水量不超过180立方米,每立方米水价为5元;第二阶梯户年用水量在181至260立方米之间,每立方米水价为7元;第三阶梯户年用水量为260立方米以上,每立方米水价为9元。在这个方案中,有90%的居民家庭年用水量在第一阶梯范围内,这部分水量每立方米水价提高1元。

  “方案二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广大居民对水的基本需求,同时也考虑了通过价格杠杆,抑制少量人群对水的过度使用。”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听证会参加人戴育华赞同方案二。“4.95元一立方米水和5元钱一立方米水差别不大。180立方米的用水量虽然多了一些,但是有利于我市阶梯水价的真正实施。根据这次的实施情况在取得经验以后,这个基数以后还可以逐步进行调整。”

  来自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的参加人佟立志则拿出了专业数据印证自己的选择。根据建设部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来看,北京市的用水环境为二区,属于特大城市。普通住宅的人均用水量每天在90-170升左右,以这个数据计算下来,每年每人的用水量在33-62立方米左右,以社会上居民家庭常见的3口-5口之家来说,方案二的第一阶梯180立方米水,基本上可以覆盖这个比例。

  “实际上方案一和方案二只相差5分钱,价格差距不大,但是第二方案家庭居民的覆盖面提高到了90%。”来自北京市城镇供水协会的参加人王佩玲说,别小看从85%到90%之间的这5%,实际上这是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体。“第二方案扩大了居民家庭的覆盖面,同时5元、7元、9元的差价也便于操作,好算账。”

  北京建筑大学的退休教师汪慧贞做了一番调研后,同样得出方案二更合适的结论。“北京市现在的房屋情况比较复杂,人户分离、流动人口、房屋出租等因素,使得部分家庭人口比较多,所以为了方案的可操作性,我还是偏向于第二个方案。”

  保障1: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因水价调整而降低

  水价调整了,低收入群体能否获得相应的保障?他们的困难有没有被充分考虑?这些问题也是参加人关注的焦点。

  “用水牵扯到千家万户,牵扯到每一个老百姓的实际利益。所以在价格调整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一些特殊人群的困难。”听证会参加人,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兼总地质师关平的说法,引得不少参加人频频点头。

  对于这个问题,会场中的另一位参加人,来自北京市民政局的张贵国很有发言权。

  “依据相关的政策文件,城市低保标准的确定是按照维持本市城市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的费用,以及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的费用来确定的。”张贵国表示,我市的水价调整是在年初计划之内的,所以说今年年初市政府相关部门在对社会救助相关的标准调整方案制定过程中,统筹考虑了物价上涨也包括水价上调等因素,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因水价调整而受到影响。

  张贵国表示,民政部门还将密切关注涉及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的情况,当价格上涨对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支出造成较大影响时,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对困难家庭给予临时性生活补贴。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本市一直高度重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近年来,实施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本次水价调整也是如此,在今年调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等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时统筹考虑了物价上涨及水价调整因素,其中城镇低保、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月标准分别上调了70元、120元和160元,调整幅度为近年来较高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水平不受价格调整的影响。水价调整政策出台后,民政、发改委等部门会密切关注价格变动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实际影响,按照联动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因水价调整而降低。

  保障2:多人口家庭有望增加水量

  阶梯水价调整方案是基于家庭用水量。可是如果一户家庭中人口较多,水确实不够用,如何解决?不少听证会参加人都结合调研情况谈及这一问题。

  “我作为一个学院的负责人,对我院的年轻教师群体进行了调研,发现有孩子的家庭,人口较多、用水量较多是普遍现象。”来自北京城市学院的参加人魏真表示,这些年轻教师家里有小孩,往往需要父母或者公婆来照顾孩子,形成了多人口家庭。对这部分家庭的用水量,也许阶梯水价的第一阶梯就比较难覆盖。

  在水价基数的定量上,参加人可巨生认为,是不是采用人均年用水量来核算具体每户的年用水量更合理一些?“因为家庭人口结构不一样,笼统的规定都是145吨或者180吨,可能不是特别合理。”可巨生表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从人均的年用水量来核算比较好。

  针对参加人关心的问题,主管部门方面也给出了回应。

  “按人计算阶梯水量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每户家庭的人口数量是变化的,且存在大量的人户分离现象,如果按家庭人口计算阶梯基数,在政策实施中会涉及大量的人口认定问题,加大政策操作的复杂性。本市提交听证方案是以住宅户为单位计算阶梯水量,既能照顾到家庭人口的因素,又增强了实施的操作性。

  而在多人口家庭用水方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确因家庭人口多而导致的用水量增加问题,在政策实施细则中将会明确办理程序、条件、要求等办法,并与居民水价调整政策同步出台。本市将根据听证会及各方意见确定的水量方案情况,结合国家对不同城市居民用水量的参考标准,研究确定具体的人口基数和水量增加基数。

   1 2 下一页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鞍山市企业文化研究会 鞍山社科院企业文化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
您是第位访客地址:鞍山

辽ICP备13010365号-1 技术支持:鞍山创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