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是目前大家谈论的热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水平,是建立优秀文化的第一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有不少企业歪曲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没有在价值观提升和塑造上下功夫,而是急功近利,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种竞争策略来做,希望进行文化建设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凝聚力马上就能发生质的提高,经营业绩也随之变好,所以导入CI,大搞文娱活动,开展培训和研讨,但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表象,而不是精髓,力量没有用到刀刃上。
尽管很多人都认同文化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的观点,但在现实中,企业文化所起的作用更多的仍停留在装饰阶段,而不是用以达成管理目的。我们只要在各个企业的网站上浏览一下它们企业文化栏的内容,就不难得出这一结论。很多企业归纳了几句好听的话,然后在这几句好听的话之前冠上企业宗旨、企业方针、企业目标、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精神、企业口号、企业精髓等等字样,就自以为建成了企业的文化。可在企业宗旨、企业方针、企业目标、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精神、企业口号、企业精髓等标题下说的好听的话,又有几句听进了耳朵,记在了心里,落在了行动上,不是不得而知,而是知之甚明:大都没有。它们仅仅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喊在嘴上的口号,与企业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没有建立任何有效的联系。所以这种企业文化也就无法起到管理作用,而仅仅起到一种“文”的装饰作用,并且主要是装饰给员工、客户、政府官员等等看的,是有“文”无“化”,不能说是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习得、共同遵循和维护的基本认识(信念、观念和准则等)。其目的就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逐渐清晰企业的价值倡导,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与员工的工作行为,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穷乡僻壤的文盲戴一个一千度的眼镜也不会变得有学问,东施效颦不会增添美。 而企业文化的本质作用却是管理,是用它来调节和影响企业组织成员的行为选择,让他们按照企业共同价值观念来评价判断事物的是非,确定选择的次序和爱憎的标准;让他们按照企业共同思维方式所具有的特定立场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让他们按照他企业共同行事习惯来选择确定自己的行为,直至不假思索就遵循它的要求来行动。文化的这种管理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成员约束作用、成员凝聚作用、成员教育作用和成员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最终体现为员工的自我约束,一方面不会造成硬性规定所带来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也能使规定得到更有效的落实;作为价值观载体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强力地将员工“粘合” 在一起,使企业员工处于最佳位置,发挥最大作用,达到整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之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能形成健康的组织风气,丰富的组织文化生活在使企业员工产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境界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的加强组织的凝聚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良好的企业文化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是企业文化协调作用的最终体现,这种协调作用使员工能增长自我协调和自觉协调的意识和能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在海尔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姑娘在19岁时来到海尔一洗衣机的分厂工作,接受了3年海尔的企业文化熏陶。3年后,她得了白血病,就在将要离开人间的时候,她向亲人提出了最后一个愿望,她想最后看一眼她工作过的海尔。就在她去世之后,她的灵车在海尔的大门口整整停留了15分钟。海尔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进入海尔工作的大学生,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后离开了海尔,到深圳一家非常著名的大企业集团打了部门经理。可是不久后,他就给之前在海尔的上司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他现在的收入很高,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他仔细想了之后,觉得是缺了文化,缺了团队精神,缺了那透明的人际关系。通过海尔的案例,我们看到了优秀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的强烈归属感,强烈的归属感能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自主性,产生一种无形的巨大的财富。 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唯有企业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潜在的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与统一,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