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与“势”看中国经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出席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是“形有波动,势仍看好”,准确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特征,明确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前景可期的积极信号。
近期中国经济确实遭遇了一些新的波动与挑战,特别是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人民币贬值预期升高、出口下降以及PMI下滑等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吸引了大量眼球,甚至出现了一些过度反应。有些人因此对中国经济前景产生了悲观看法,认为中国经济奇迹到了终结的时刻。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不准确的,我们认为要正确判断中国经济形势,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李克强总理关于中国经济“形”与“势”的论述,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正确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的方法论。形是短期的表象,而势是内在的本质,要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事务的核心本质。
当前中国经济的“形有波动”有一定的必然性。这是由于外部环境、体制机制和经济结构变化所共同导致的。从外部环境看,经过过去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是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一体,世界经济状况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当前就世界整体而言,还尚未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缓慢,中国出口的疲软与此相关,并因此抑制了中国与出口相关部门的增长。但伴随中国出口的下降,中国在国际出口中的份额并未下降,表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明显减弱。中国出口疲软与其说是中国的问题,不如说是世界的问题。从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看,随着中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市场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包括长期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金融与外汇领域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短期波动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波动正是市场发挥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作用的途径。此外,市场在趋于成熟的过程中出现较大波动也是市场发育成长的必经阶段。从经济结构角度看,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换时期,新旧增长动力此消彼长,但又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容易导致经济形势在季度间月度间变化较大。因而“形有波动”一方面的确反映了中国经济存在短期外部需求的不利冲击,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中国在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方面的大胆探索与积极进取,后者在短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但对长期发展则是重要的利好。
未来中国经济的“势仍看好”有充分的依据。从供给需求经济基本面因素和体制与政策保障因素等方面看,中国经济都具备保持持续健康增长的条件,短期波动并不能改变这一长期性趋势。从供给方面看,中国在人口数量红利减弱的同时,人口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人口素质红利正在形成,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专利等研发成果大量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蓬勃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向各行各业大规模扩散渗透,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备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效率与创新驱动转型的条件。从需求方面看,中国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和城市化质量、减小地区差距减少贫困人口和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都将带来广阔的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空间,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在发展中过程中可以逐步化解。从体制保障方面看,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桎梏,不断增强微观活力,释放市场潜力,让各类增长的源泉竞相迸发。从政策保障方面看,中国通胀水平较低,实际利率水平较高,金融体系呆坏账和政府债务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均处于较低或最低水平,因而财政与货币政策空间充足,有足够的弹药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
综上所述,从“形”与“势”看中国经济就会发现,“形”动并不改中国经济的“势”好,“形”动中蕴涵着“势”好的种子。尽管存在各种风险、问题与挑战,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仍然十分光明,这就是李克强总理讲话传递给世界的重要信息。(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孙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