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站内搜索:
期刊资料搜索
会员论坛
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与思考

鞍山市企业文化研究会2017

企业文化创新论坛交流论文

 

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与思考

 

张健

 

在知识经济时代日趋临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更加注重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背景下,加强企业创新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企业创新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打造创新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我国国有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肩负创建创新型国家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这些部署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创新时代的产物,是对创新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的文化,是各种创新活动所赖以进行的文化环境,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着重提升创新能力环境氛围的营造、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最终实现从观念引导到行动实现的全过程。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文化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前提和动力源泉,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必备环境和条件,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内核。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创新精神是企业时代精神的核心,创新文化体现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

理论来源于实践且高于实践。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创新理论的研究,并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引领着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提升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创新理论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一、企业创新文化理论

(一)企业创新文化的理论背景

1、创新理论背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但是人类有意识地以创新理论来指导创新实践则是从近代才开始的。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首次使用了“创新”这一概念。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组合’”。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因为两者均可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熊彼特早期的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图1-1熊彼特创新概念):

1-1熊彼特创新概念

熊彼特早期对创新的研究仅限于生产方式的创新。随着曼斯菲尔德·卡曼·施瓦茨、戴维·格里列希斯、彼得·德鲁克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不断研究,形成了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创新理论体系(表1-1创新理论研究方向)。

 

1-1创新理论研究方向


代表人物

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

曼斯菲尔德·卡曼·施瓦茨

戴维·格里列希斯

技术推广、扩散和转移以及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制度创新

兰斯·戴维斯

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的变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管理创新

彼得·德鲁克

技术创新予新的经济价值,社会创新资源配置中取得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知识创新

卡尔·爱立克斯威比(瑞士)

彼得·德鲁克(美国)

野中郁次郎(日本)

技术创新的基础管理创新保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顺利实现。

2、企业文化理论背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文化的改变会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凸显了文化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3、创新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本质是创新,离开创新,就没有文化。文化的发展进程包含着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的继承;二是横向的开拓、交流。纵向的继承凸显着文化的民族传统性及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横向的开拓交流凸显着不同文化的“交融”、“趋同”及在不同文化碰撞中的创新。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4、创新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创新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一般”,创新文化是“特殊”。研究创新文化有必要了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有人做过统计目前企业文化的定义至少有180种,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文化家都对企业文化有自己的定义如表1—2企业文化定义。

1—2企业文化定义

定义人

企业文化含义

伯哥·纽豪热

佩·本德

科哥·斯特姆斯堡

 

 

威廉·大内

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曾仕强

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企业的氛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形但能感觉到。

中科院研究生教材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创新文化是鼓励创新的文化,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强调的是文化为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持。创新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近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文化进行了诠释,主要定义如表1—3创新文化定义。

1—3创新文化定义


创新文化含义

中国科学院党组

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发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表现形式的总和。

金吾伦教授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对创新起作用的文化区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内在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外在文化即是制度文化。两种文化从不同的方向作用于创新活动。

Alan L.Frohman

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高目标,实现非凡成就。

Thornberry

创新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员工,对于快速变化的环境,突然出现的危机和突发情况做出迅速反应。

归纳以上观点,创新文化可理解为崇尚、激励、保障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观、理念、制度、环境和氛围,是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观形式的总和,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叉、互补和融合的文化。

创新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势。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创新文化只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见图1—2创新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二)企业创新文化的理论内涵

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企业创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的员工产生影响、触发创意并形成创新活动。企业创新文化有助于企业创新及创新行为的发生与维持,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取得。

企业创新文化具有柔软性、渐进性、潜移默化性和延续性特点。

柔软性。企业创新文化是体现在精神上的,它是在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人们的有关创新的共同价值观,企业成员的行为准则,对企业成员能形成自我约束。具有自身的柔中带刚的特点。

渐进性。企业创新文化的创立和发展是员工认知态度、行为习惯的一个心理过程式,是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能力,改变人的心智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育逐渐形成的。

潜移默化性。企业创新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员工中去,逐步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激励企业员工创新意识。

延续性。企业创新文化同文化一样,一旦形成,就会根植于员工心中,不断传承,并在实践中得到持续发展。

(三)企业创新文化的运行模式

根据企业创新文化行为主体的角度来划分,依据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组织形式和对创新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可以将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划分为:独立型、依附型与服从型三种模式。

独立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可以理解为个体企业文化模式,它所提倡的是“个体创新意识”,突出个体的作用、以个人价值观为核心,个人评论对创新起主导影响的创新文化模式。(见图1—3)。图1—3独立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

依附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可以解释为群体企业文化模式。它所提倡的是“群体创新意识”,倡导和坚持群体从事创新活动,注重发扬团队精神,用共同的创新价值观来约束行为,使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得以增强。(见图1—4)。

1—4依附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

服从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是指一种主从型创新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在创新活动中,有一个为“主”,其他为 “从”,强调领导,隶属等级关系严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个体价值服从于整体价值,整体价值是“主”,个体价值是“从”,个性精神得不到尊重。强调整体动作,但整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内部人员不能平等相待,凝聚力不强,造成严重内耗,削弱了创新能力(图1—5)。图1—5服从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

根据文化结构角度对企业创新文化模式进行划分,可分为共同利益型、同命运型和联合体型三种模式。

共同利益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通过物质利益共享、物质风险共担的行为方式将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利用物质手段来对员工进行惩罚与奖励,物质利益被看成是唯一具有凝聚力的东西。

共同命运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品质化要素处于优先地位,员工具备较强的道德感、乐于协作、积极工作等基本的创新素质,这种企业之中的员工值得信赖,具有能力跨越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种种障碍去认同某种以道德取胜的价值观、精神和理想的追求,形成共同的使命感,使得企业成为员工的命运共同体。

联合体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员工在企业中处于主体地位,企业员工比较自由、自律、自主,企业具有全体成员共享的明确的追求和先进的价值观念,是一种依靠历史积累和积极创造的必然结果。

二、中外企业创新文化的比较

(一)中外企业创新文化模式比较

1、中国企业创新文化模式。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服从型的企业创新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佛”文化特色有关,“天地有运行之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先。”其创新文化模式是服从型加共同命型,表现特征:

一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创新活动大是在绝对领导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创新活动中,起直接主导作用的上级的旨意,权威崇拜过于严重,创新活动大多是在绝对领导的前提下进行的。

二是提倡奉献精神,更甚的是个体创新成果往往被视为集体甚至是领导的成就。使个体难以放开手脚、勇于创新,严重制约了主体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三是强调整体动作,内部人员不能平等相待,凝聚力不强,群体意识淡薄,不能形成整体优势,造成严重的内耗。

2、美国企业创新文化模式。美国是一个世界性的移民国家,不同文化的整合使其形成了更加强调个体、更加强调创新的精神特质。其个性强、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富于创新精神的品格,为形成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其创新文化特征是独立型和共同利益型创新文化模式:

一是人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独立意识强,没有依赖性,一切必须靠个人奋斗才能取得,因而形成了崇尚个人奋斗、注重事件结果,喜欢冒险,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文化风气。能够自由充分发挥其个体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创新能力。

二是人际关系主要是一种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处在一种平等状态,不受或少受权威的束缚,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多的是看他事业是否成功,以成败论英雄。人们能够自由、充分地发挥其个体创新力,形成巨大的创新能力。

三是整体协作性不强,无视他人,缺乏协调对创新产生不利影响。

3、德国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德意志民族具有深厚的创新文化,他们思维严谨、办事认真、遵守纪律、尊重个性,崇尚科学和创新,国民素质优秀、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和企业研发强大,奠定了创新文化的基础,培育出了一种不受领土和政治体系变更影响的特殊的创新文化。“学术自由,机构自治,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的法律保护,更加显示了德国独立型创新文化模式特点。坚信传统的创新文化是德国摆脱自然资源贫乏劣势,持续富强的一种基本力量就是德国人对“德国是世界的思想大工厂”的信念。

4、日本企业创新文化模式。日本的企业创新文化是典型的依附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日本企业的创新是以典型的集体意识为基础,强调集思广益、团队之间的协作,他们甚至认为脱离了团队,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不道德的。日本企业创新文化模式最根本的特征就是 “群体创造知识”,倡导和坚持群体从事创新活动。日本所形成的是依附型和共同命运型创新文化,其特点是:

一是具有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在承袭中求变,在模仿中创新,立足改进,但是“综合就是创造”的思想,让创新观念深入人心,使国人树立共同的创新价值观,内协外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二是发扬团队精神,通过各种集团组织的形式,在全员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有意识地制造出“人和”的局面。在组织上采取“柔性”机制,使组织成为一个有战斗力、有活力的团队,整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

三是建立分权模式,营造出平等、和谐、轻松的气氛,使创新团体的创新能力得以最大发挥。

四是由于过度强调集体合作,个体创新意识、个人价值和自我责任很难注入

 

1—4中外方企业创新文化比较

 

中外创新文化比较

优势比较

劣势比较

中国

“主”、 “从”关系;

一切行动听指挥

无私奉献。

强调整体动作,内部人员不能平等相待,凝聚力不强,群体意识淡薄,不能形成整体优势,造成严重的内耗。

日本

“引进——模仿——创新”;

“群体创造知识”;

团队精神。

过度强调集体合作,个体创新意识、个人价值和自我责任很难注入。

美国

个人奋斗;

不受束缚;

创新斗士。

整体协作性不强,无视他人,缺乏协调对创新产生不利影响。

德国

多元同构;

追求的是个人效用最大化;

德国是世界的思想大工厂

整体协作性不强,无视他人,缺乏协调对创新产生不利影响。

(二)鞍钢创新文化模式和特征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成为当代企业文化的主题。“创新文化”鞍钢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也是鞍钢企业文化的最突出的特征。

1、鞍钢创新文化模式。鞍钢创新文化模式是一个综合型的创新文化模式。拥有独立型、依附型、共同命运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优点(图1—6鞍钢创新文化模式)。坚持把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创新的机制、创新的制度和创新的措施,形成企业系统创新的整体效应。

2、鞍钢创新文化的特点

一是以变革与创新为最高价值。以变革与创新的价值观引导企业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员工终身学习和追求卓越创新精神。把追求卓越、不断创新视为鞍钢的最高价值观,打破僵化和保守模式,推崇变革和创新,在创新和变化中寻求和把握鞍钢成功的机会。1—6鞍钢创新文化模式

二是尊重个人创新。鞍钢普遍把尊重员工个人的个性、人格尊严与价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作为鞍钢最基本的价值观,努力满足员工多方面需要,鼓励员工全方位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并通过具体的制度、措施加以落实。鼓励和保护员工参与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创新意味着从无到有,因而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但风险同时又意味着机会和未来。鞍钢鼓励冒险和尝试,同时也宽容失败,不以成败论英雄,鼓励员工发掘更多的新事物,尝试更新的方法,善于从失败与错误中学习。

三是鼓励竞争,倡导协作。鞍钢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引进市场法则,建立了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但同时也不放弃团队协作、信息共享。通过建立共同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即“共同愿景”,培养员工的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倡导协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出前瞻性的“愿景”,把员工间的竞争以及员工个人的创造性集成到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之中。还鼓励员工自由组成“创新小组”,并给予积极的支持,以团队加强员工之间的协作,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这样,在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可以自由自觉地竞争,真心实意地合作,不断创造最佳的业绩。

三、企业创新文化的重要性

(一)创新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整体及企业员工的价值和行为取向起到引导作用,赋予它们创新精神,使之符合企业所确定的创新目标。创造一个共同文化氛围,能够把员工的个体行为引导到群体行为上来。

(二)创新文化具有约束作用

企业创新通过观念、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去约束、规范、控制员工的个体行为。企业创新文化的约束不是感触约束,而是一种内在的约束。一旦一个企业的群体意识、内部风气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具有创新的特点,就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员工在创新过程中产生心理共鸣,进而自我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展开创新活动。

(三)创新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例,也具有企业文化包含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内容,这些内容寄托了企业员工的理想、希望和要求,以及他们的命运和前途。所以企业创新文化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接受之后,就会把员工团结在创新目标之下,调动企业内部有利于创新的力量,进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创新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它的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员工心中树立起创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创业创新而拼搏的献身精神,形成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和持久驱动力量,激励员工不断追求创新。

(五)创新文化具有调适作用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合。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在创新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

(作者单位: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鞍山市企业文化研究会 鞍山社科院企业文化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
您是第位访客地址:鞍山

辽ICP备13010365号-1 技术支持:鞍山创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