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出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近日表示,我国将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重点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一周政策:
《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专家认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必经途径。
继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后,此次三中全会又为外界描绘了一幅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大蓝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对此,专家认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必经途径。《决定》中对市场作用和产权制度的强调,对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补偿的明确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看点。
业内人士透露,《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管理办法》日前已完成定稿,在经过发改委和能源局批准后,有望在11月下旬向社会公布。
业内预计,作为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办法》将确定分布式光伏的试用范围和各省的发展规模,同时有望为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解决融资渠道的难题。而随着分布式光伏政策实施细则和金融扶持政策的出台,分布式光伏市场有望大规模启动。
《办法》与其他鼓励分布式光伏的政策一脉相承。2013年7月,分布式光伏电站补贴标准明确,8月份能源局就分布式光伏发展示范区发布意见。
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人士日前表示,今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难超3GW,低于年初确定的目标5GW,表明虽然受到政策鼓励,但由于种种限制,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并没有真正启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近日表示,我国将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重点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资源税改革”、“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财政部财科所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煤炭资源税的从价计征改革将于明年上半年内实施,到2015年末,资源税的从价计征改革扩展至其他矿产资源。
近几年,我国资源税改革从未止步。前两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新疆开始试点,于2012年扩大到全国,而煤炭资源税因为种种原因改革滞后。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告诉记者“煤炭资源税税率低,对煤炭资源开发、使用的调节作用非常有限。目前煤炭资源采用1994年定的税率,煤炭价格从1994年时每吨几十块、上百块发展到近几年的每吨五、六百块,但税率却没有变化。”
当听到要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的消息时,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王女士喊了一声“耶”。王女士目前在一家私企上班,她说,“有很多认识的人在国企工作,待遇都特别好,工作也没有很辛苦。总觉得他们的待遇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钱供出来的,心里觉得不平衡。如果他们拿出更多的钱回报社会,我觉得心里就会舒服一些。如果什么时候,他们上缴的红利,能像香港、澳门那样,平均分给每个居民就更好了。”
王女士的说法或许未必公允,但近年国企员工的薪资待遇、国企红利的去处等,屡被外界质疑。
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正式发布。《决定》指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专家认为,30%的上缴比例与国内、国际上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大致类似,在不影响继续经营的情况下,国家股东得到比较合理的分红。自2007年,央企率先开始按比例上缴每年收益之后,该比例曾经历过两次调整。